(資料圖片)
春分是整個春季的中分點,其不僅平分了晝夜,也平分了寒暑。春分時節無論我國南方北方,都是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,此時各地的農民朋友大都忙于春耕、春播,但也會忙里偷閑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迎接春分日的到來!
“一節一俗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,春分時節當然也不例外,但老話說“十里不同俗”,各地的春分習俗也是大有不同!
吃春菜習俗“吃春菜”是嶺南的一種風俗,最初起源于昔日的開平蒼城鎮,春菜又名春碧蒿,是一種在嶺南地區常見的野菜。每逢春分日,全村老少都要去田間地頭采摘春菜,回家后做成“春湯”。民間更有“春湯灌臟,洗滌www.nfysw.com肝腸。闔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的順口溜,吃春菜寓意著家庭安康,家人身強體壯!
犒勞耕牛春分已至,春耕、春播等農活也即將開啟,家里的耕牛從春耕起就再也閑不住了。所以在春分時節到來之際,農民多會以糯米團喂食耕牛,以示犒賞。其中也蘊含了農村人對耕牛的憐惜之情。但在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的今天,犒勞耕牛的習俗也被逐漸淡化!
粘雀兒嘴春分時節,大地上春意融融,氣溫逐漸穩定,鳥雀也開始出巢活動筋骨。在春分時,每家每戶都要吃糯米湯圓,而且還要將湯圓用細竹串在一起,插在田間地頭喂食鳥雀。這種習俗寓意著要以糯米湯圓來粘住鳥雀的嘴,免得它們禍害莊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