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7月5日晚,河南平頂山郟縣公安局通信科長徐某因同行者酒駕被攔,掏警官證讓交警放行的視頻引發熱議。6日深夜,其所屬單位發布通報稱情況屬實,徐某被免職并給予政務記大過處分,執勤交警張某某也被給予政務記過處分。
短短通報,信息量卻很大,“事情不是近日發生”“視頻疑為輔警不滿辭退發布”......道盡四個當事人的戲劇糾葛,也讓一張以權力與利益為紐帶的關系網浮出水面。
酒駕屬于違法犯罪行為,嚴重危害公眾安全,徐某任職于公安系統而包庇酒駕,屬知法犯法;囂張亮證,更是特權心理作祟,極其惡劣。但這一特權能夠“順利行使”,離不開授意下屬放行的的執勤交警“里應外合”,背后是一種利益互換、利益寄生、利益輸送的關系。這種拿國法換私情,官官相護的官場“圈子文化”,為人所不齒。
若不是被辭退的輔警選擇曝光,如此“暗箱操作”還要隱藏多久?類似的違法亂紀還有多少?必須全面嚴查!
法治的根基是公平,公正,“選擇性執法”是對人民賦予權力的褻瀆,嚴重破壞法治根基。如此“暗箱操作”,如何讓群眾信服?
作為執法人員,必須以身作則,堅守交通安全底線,嚴守權力姓“公”紅線,才能守好民心的安全線。
作者:楊光志 楊金行
(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,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