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航拍川青鐵路綿竹牽引變電所。成蘭鐵路公司供圖
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
“滋滋滋~~”6月26日18時,隨著明顯的電流聲響起,川青鐵路綿竹牽引變電所成功受電,所內設備帶電啟動。這是川青鐵路成黃段首座成功受電的牽引變電所,標志著項目電氣化“心臟”開始“跳動”,朝著年內全線建成通車再邁進一步。
牽引變電所是連接國網供電系統和電氣化鐵路的橋梁,起著變換和分配電能的作用,被稱為電氣化鐵路的“心臟”。它的功能是將電力系統輸電線路電壓從220千伏轉化為電力機車采用的27.5千伏,再將電能輸送至接觸網,為動車供電。
上午9時,中鐵電氣化局一線人員就來到綿竹牽引變電所,開展受電的相關準備。中鐵電氣化局成蘭項目部變電專業負責人羅世明介紹,為確保一次受電成功,項目部和國網地方電力公司加強協調溝通,提前演練送電程序和步驟。下午,當成功受電后,技術人員對變電所內主變壓器、斷路器等關鍵設備進行了檢查。“各項參數達標,設備運轉正常!”
工作人員巡視設備運行情況。成蘭鐵路公司供圖
川青鐵路成黃段共設9座牽引變電所,承擔了275.8公里正線的供電任務。羅世明說,剩余8座牽引變電所也將陸續啟動受電工作,為確保川青鐵路成黃段全線開通提供有力的電源保障。
“所有變電所受電后,將開展熱滑試驗,為聯調聯試做足準備。”成蘭鐵路公司成蘭指揮部指揮長肖霞林說,此前已完成青白江站至鎮江關站9站9區間的冷滑試驗檢測,接觸網各項檢測數據指標特性良好,目前正加緊對川青鐵路成黃段接觸網系統進行精調,確保熱滑試驗順利進行。
川青鐵路成黃段是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中蘭(西)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我國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修建的又一條“天路”,項目的建成通車,將填補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空白,對于完善路網結構、改善區域交通條件、促進沿線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,具有重要意義。目前,川青鐵路成黃段建設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,全線預計年內建成通車。屆時,坐著火車可到茂縣、松潘、黃勝關。